成年人如何保持心理健康,六個心理健康評判標準!

心理健康是和諧社會發展的必備要素,如果心理扭曲,或者心理出現了問題,那麼可能會因為心理的問題而給社會和自己帶來危害。 心理健康標準的核心是:凡對一切有益於心理健康的事件或活動作出積極反應的人,其心理便是健康的。心理學界認為,完全符合心理健康標準的人是不存在的,但心理健康卻永遠是人們努力的方向。作為支撐家庭與社會主體的男性,如果能在日常生活中,經常通過這個標準來衡量自己的言行,那您的心理一定是健康的。

一、實實在在的安全感

如果人沒有安全感,那麼就很難保持心理的健康。抑鬱、焦慮等心理,會引起消化系統功能的失調。

二、充分瞭解自己,對自己的能力做出恰如其分的判斷

超越自己的心理能力的工作,會導致心理力不從心,從而給心理健康帶來麻煩。

三、生活目標切合實際

目標要量身定做,不要好高騖遠,遭遇挫折,對心理健康無益。

四、與外界環境保持接觸

人不能把自己封閉,因為精神需要與外界接觸,一方面可以豐富精神生活,另一方面可以及時調整自己的行為,以便更好地適應環境。

五、具有一定的學習能力

學海無涯,現代社會在不斷的進步,所以就必須不斷學習新的東西,使生活和工作能得心應手,少走彎路,以取得更多的成功。

六、承擔責任

除了繈褓中的嬰兒之外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責任和工作。兒童要尊重父母,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,成年人要承擔家庭和社會的重擔,在工作中獲得謀生的手段並得到承認和樂趣。所以,失業給成人的打擊不僅是經濟上,而且是心理上的,它會使人喪失價值感,帶來心理危機。能夠勇敢地承擔責任、從工作中得到樂趣的人,才是真正成熟、健康的人。

義大利著名畫家達芬奇說:“勞動一日,方得一夜安寢;勤勞一生,可得幸福的長眠”。而逃避責任、逃避工作只能使人感到煩躁和悔恨。